春风化雨细润无声——莫天伟教授之建筑教育观念

《春风化雨细润无声——莫天伟教授之建筑教育观念》

【编者按】

在莫天伟教授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我们特此转载发表于2011年第3期《城市建筑》的论述莫天伟教授建筑教育思想和教学成就的文章,以致纪念。

莫天伟教授2006年至2013年担任同济大学都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初步教研室主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主任,1999年至2003年任建筑系主任。莫天伟教授长期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的研究与创作实践工作,在建筑学科领域内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

 

《春风化雨细润无声——莫天伟教授之建筑教育观念》

 张建龙 岑伟

1.jpg

图4-2009年莫老师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上点评学生作品.JPG

莫天伟教授30年长期从事建筑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他领衔进行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形态构成教学的发展到艺术造型课程的提出,从实践教学系列课程到“社会责任”在教学中的明晰,无不体现莫天伟教授对建筑教育与时俱进的思考与实践。

特别是80 年代、90 年代初开始,莫天伟教授领衔进行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带动了对建筑教学改革的充分重视,也促进了全国建筑学科各高校各种不同类型建筑教学思想的发生和建设。该课程改革和建设提出在建筑教育中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形态操作能力的主张,研究落实了教学改革的系统方案和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莫天伟教授在全国性刊物和学术会议坚持历年发表的与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20 余篇,撰写出版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视觉形态动力学》(译)、《建筑细部设计》等多部,对我国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和深化具有推动作用,多次获得教委等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莫天伟教授所撰写的建设部推荐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一书,获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该课程改革和建设提出以“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代替传统“建筑初步”课的教改目标,多年来适应建筑学科理论的深入,结合同济大学教学体制体系的实际变化与发展,已形成《建筑设计基础》体系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起到了国内前沿的作用。2003年获上海市第一届高校“市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莫天伟教授主持改革和建设的“建筑设计基础”课2004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建筑学相关学科教育领域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

 

一、教学组织与管理

莫天伟教授在教学管理岗位上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宽厚的气度,在管理岗位任上,根据同济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和丰富专业的方向。首先提出我们缺少建筑保护技术的研究,积极提议和支持成立相关专业,同济首先申请成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宽后对待接纳不同背景来源的申请者,发展教师队伍。承继同济传统,使同济建筑系成为国内学科最全、规模较大、最活跃的系科。

1.承前启后的教学思想

莫天伟教授以同济大学建筑教学的历史沿革脉络为基础,以研究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教学方法改进作为学科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教学思想先进,能不断适应时代进步的、有特色的、开放的学科教学平台。莫天伟教授自1981 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教学的岗位,是同济大学建筑学科发展后30年过程中经历最长时间段的教师。“教学思想发展应该有明显的沿革脉络,教学改革必须从本院的教学体制变化、学科建设的实际发展出发,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莫天伟教授继承几代建筑教师奠定的有同济特色的建筑教学思想,提出把建筑教学全过程定位为多个层次的教学循环,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观念;提出以每1——2年作为一个单位,如以“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来代替“建筑初步”课,进而形成由“启蒙与初步”到“设计入门”,再到“深化与分化”,最后“综合阶段(毕业设计)”完整的教学体系。近十几年来,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到莫天伟教授领衔的建筑基础教学研究队伍中来,这个开放的课程体系能较好地适应他们吸收建筑教学新经验、新内容、新方法,获得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学院以新修订的建筑基础训练教学计划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系和景观学系的相关课程系列,形成了跨3系、4个专业的基础教学大平台和互动教学机制。形成了学院建筑教学各课程的整体平台。

2.多元互融的教学方法

在莫天伟教授领衔挂帅的“设计基础学科组”,教师学缘丰富、年龄结构合理,是学院中教学思想、方法最富活力的教学团队之一。学科组有两个设计教学小组,其中一组特别重视是对空间形态的理性、逻辑训练,教学中以材料、工艺与技术为主线;另一组对空间形态的训练注重视觉形态的认知,以视觉、文化、感知为主线。这两个教学小组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下,交替负责各专业、年级的基础教学。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获得对建筑与设计的启蒙教育。正是由于这种多元的教学氛围,学生不再把寻求对问题的唯一解答作为自己学习的目的,而是综合思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建筑基本问题的解决中多种可能性的追求。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教学小组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交流与互融,又各自在不断地拓展,在保证教学高质量的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同济基础教学风格。

 

二、回归建筑本质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

刚进入建筑设计学习的新生,没有任何建筑背景知识,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致使学生的艺术知识面及了解深度也较薄弱。特别对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是局部的、不完整的。同时学生来源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通过两年的基础训练顺利进入后续专业学习,必须建立客观的、体系的传统、现代和当代艺术知识和建筑知识,特别是要了解现代艺术脉络和当代艺术发展前沿,这样才能有助于建筑背景知识的全面掌握以及建筑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个要求极高的转变。这是个人文化的重塑,首先是对建筑历史、艺术历史坐标的清晰掌握;其次是对艺术的起源、发展、衰落、变革能建立起科学评价的标准;其三是对各专业的方向能有初步的判断能力。为使学生入学后能尽快实现这种转变,莫天伟教授在基础教学中组织了“设计思维与表达”、“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基础与设计技术”、“实践教学”几条同并行的教学线索来完成,而其中属于手段性的重要措施就是“实践”,即“认识建筑本体是‘构筑之物’,学会将技术之物和景象之物结合的过程,应该就是建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

1.从抽象形态到材料、结构、建造形态综合

莫天伟教授的“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一书一版再版,已经成为建筑基础教学的经典教材,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空间与形态的训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使学生从抽象的空间与形态思维与真实的空间对应,从2002年起,在莫老师在指导下,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开始引入对材料的体验和对建造方式的实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开设“艺术造型”环节。通过“陶艺”等内容让学生体验材料、工艺与空间形态的塑性关系,通过不同“艺术造型”的设计制作,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形态塑造能力,加强手工制作技能的培养。通过感知体验与操作实践,获得对材料、结构、工艺及塑造、表现过程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学院拥有完整的艺术造型实验室空间和设施,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材料支持,为学生在实验室里完成这些科目创造了条件,通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经拓展到“陶艺”、“砖雕”、“木雕”、“木刻版画(含机刻)”、“剪纸雕”、“纸浆雕”、“琉璃”、“编织”等系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开设“建造实验”环节。通过“单元”设计建造实验,学生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了解设计建造的程序。从2002开始“墙体砌筑”科目,学生用泥土夯筑、砖石砌筑、竹木构筑等方式,这种对真实材料与建造方式的体验,使学生在设计中把握空间形态的真实意义;2004年开始由学院教学创新基地支撑扩大了实验种类与规模;2006年设置“纸椅子”设计建造课题;2007年设置“纸管结构”及“纸板建筑”设计建造课题;2009年设置“木桥结构”设计建造课题;到2010年,同济“纸板建筑”设计建造课题已经发展为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同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浙江大学建筑系、上海大学建筑系本科一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地区性设计建造活动——“同济大学建造节”。同济建筑系建造设计教学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建造设计教学已经成为设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过程自下而上,从基础教学中以体验为主的“建造实验”,到高年级技术专题阶段的“建造专题”,目前逐步扩展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建筑设计与建造”。在实践中感知、体验、把握设计理论已经成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2.从模型比例到真实尺度

从2006年起,同济“建造实验”环节逐步从抽象模型训练拓展为真实比例的训练,无论是训练人体尺度的“纸板座椅”,还是训练对一般力学知识的把握的跨度近4米(单跨)的 “木桥建造实验”,还是让学生体验建筑最基本问题的能容纳13——15人居住的“纸板建筑”建造实验,学生在1:1的比例中研究、分析建筑的问题,直观而真实,达到了让学生在未来的设计中建立准确的图纸比例与真实材料、形态尺度相对应的目的。

莫天伟教授带领的设计基础学科组全体教师指导的学生建造实验课题连续三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中获奖。如2007年指导的建筑学一年级学生作业——“材料与建造——纸椅子”获优秀奖;2008年指导的建筑学二年级学生作业——“24小时简易自救抗震棚设计建造实验”获优秀作业奖;2009年指导的建筑学一年级学生作业——“纸管桥结构设计与建造”获优秀作业奖。

3.从形态构成到形态逻辑生成

同济的建筑教学中以理性见长,形态构成方法在学生对形态的训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即使如此,其根本还是建立在“至上而下”的形态思维中,如何是学生真正把握形态发生的内部规律,特别是自然界形态的逻辑生成关系,2003年莫老师与德国Wuppertal大学Norbert Thomas教授进行了交流,通过“网格渐变”这一强调逻辑发生的视觉形态设计作业,开始探讨“形态生成”这一“自下而上”的形态训练。为此,在莫老师的鼓励支持下,一系列“形态生成”教学课题迅速建立,现在,同济已经建立起从基础年级到高年级贯通的数字化设计方向,与之相配套的关于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设计前沿”,为“建筑生成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三、空间、形态的核心价值是“生活形态”

莫天伟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感受、尊视感受,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促进理性认识的深层把握。通过建筑设计基础阶段的学习,培养一双锐利的眼睛、逐步形成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视角。同济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过程就是努力带着学生理解建筑,循序渐进地“走进”建筑。基础教学的关怀需要“高屋建瓴”的眼光,避开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纠缠,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冷静思考,构筑研究性的视野,从而构建建筑学主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入门阶段以什么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合宜的建筑观?莫老师认为,建筑学特殊的“学”和“术”要求入门教学不能采取“统一”的教案和教学方式,一旦成为“范式”,传授知识的同时会剥夺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是真正的创造主体,需要创造性地观察,接触宽广的世界,创建独特观察存在的可能,从而培养个性的建筑观。

1设计从感知生活开始

“生活形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群体的生活样式或类型,它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群体而言的。与通常的阶级、阶层、群体等概念相比,“生活形态”专门从生活观念、生活主张、日常习惯的角度进行研究。现实的人居空间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但其中又包含着生活形态的逻辑,作为设计师应具备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用理性的眼光从中概括出其主要特征的能力,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建筑空间环境中的构成要素质量。正因为学生也是群体中的一份子、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背景,无论是他们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或者未知的环境世界,以生活为主题、以生活形态为类型组织实践教学,学生通过一定的引导都能积极地完成各教学环节、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莫老师鼓励学生无时无刻地体验、观察和思考经验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本身就是学习,为学生搭建学习与生活的链接,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是真正的创造主体。他们创造性地观察,接触更宽广的世界,培养独立的建筑观,提供独特观察存在的可能。师法自然、师法社会、师法生活,都是学习创造性观察的目的。在莫老师的倡导下,音乐、戏剧、舞蹈、服装、电影……走进课堂,剪纸艺人、陶艺技师、砖厂工匠也都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同的艺术观念、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创作技巧,促使学生独立地思考,不再拘束。

2.摆脱习见的感知生活文化

当代建筑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学生摆脱以惯例方式来体验建筑的习见,摆脱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令人怀疑的所谓文化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自由、新鲜及全新体验的欲望,正确地感知社会多元的生活方式以及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细微的变化。

在日常的建筑教学中,莫老师特别强调学生学习设计理论但又不被理论所困,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体验出发来形成对建筑空间、城市环境等问题的看法,正是这种不求统一答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特别是在每个设计课题都提出真实基地环境的要求,课程中都安排了调研环节,要求学生深入基地环境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建筑使用群落的生活形态,挖掘其文化特质,让每一个建筑在成为“对的”建筑的同时又能成为“好的”建筑。

3.通过艺术造型训练培养原创性

同济建筑教育一直将原创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而通过艺术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是最好的方法。在莫老师鼓励支持下,设计基础学科组的教师在基础教学中不断创新,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多种艺术造型训练课题外,同济学生的艺术作品参加了2002“都市营造”上海国际双年展——国际学生展、2003上海美术设计大展(学生作品“文房”)、2004首届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国际青年学生作品展、2008“快城快客”上海国际双年展——国际学生展、2009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竞赛、2009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并频频获奖,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艺术大展,体验到了原创的快乐,当这份热情转移到建筑设计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从基础开始

判断力的培养首先是立场与观念的建立,对当代艺术家来说,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前卫性、实验性与批判性。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可以通过视觉形态予以直接表达,建筑师则是通过具有明确使用功能的建筑及其空间组合关系,比例、尺度等关系委婉地表述某种观念、观点。一个有良知的职业建筑师特别关注人道主义、社会公正公平、高效率的使用资源;尊重多元性、尊重不同的意识形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蕴藏在建筑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多元遗产;设计师与公众的关系。因此,莫老师在基础教学中特别强调“社会责任”观念的培养。

1平民意识

平民意识是社会责任的重要表达。建筑师不仅仅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的,更多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对平明生活的关注、对平民社会结构的了解,必然会引出对平民空间的思考,那种表达权利的轴线、单一中心的结构、对称的布局方式必然随之被消解掉,而代之以均质、平等、多种新结构的建筑空间组织方式。莫老师积极鼓励课程设计题目多涉及平民生活环境,如一年级的课程设计题目“边缘城市住宅设计”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居住规模(面积)的控制都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思考“平民”这一大众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要求,同样,“集装箱住宅”、“民工服务中心”、“社区市场”等建筑设计课题不断地让学生关注城市中经常被遗忘的群落——民工、流浪艺术家、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提高生活空间环境的质量。

2对历史、环境的尊重

莫天伟教授为世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不遗余力,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城市是慢慢发展的,是一步一步成为今天这个模样的,是逐渐越来越美好的,不是推倒重来的……历史产业建筑一旦消失,就永远不可能再现了。”1莫老师作为历史产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专家,在2006年上海市科委委托的《世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课题研究中,结合上海“新天地”等一系列历史产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成功经验,首次提出“利用历史产业建筑构建世博城市支撑体系”,与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高度契合,对于历史产业建筑的保留与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产业建筑文脉延续的意义得以凸显,同时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莫老师指导的课题组在《上海世博会上钢三厂区域产业建筑调查报告》、《工作报告》中大胆提出:让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留存于世、支撑世博、保证后续使用的文脉延续。《报告》激昂陈词、有理有据,世博相关部门积极采纳,要求课题组进一步着手历史产业建筑群落的整体研究和再利用概念设计。建筑群落的概念设计全面展开。建筑群落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具体建设方式、建设标准,为后续工程招投标“任务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依据,为历史产业建筑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莫老师为上海世博会建言献策,在时间紧迫的保留和拆除决策中,力排众议,使一项项急迫而可行的建议付诸实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积极配合下,莫天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长时间派驻世博工程指挥部,为世博建设管理部门的第一时间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原上钢三厂“厚板车间”为例,总长超过一公里的巨构车间,其定位从非洲联合馆到实施中的中南美洲联合馆,保护与再利用的方案最终促成世博会唯一利用历史产业建筑改造而成的国家展馆。

在同济大学世博研究中心召集下,世博申办之初,莫天伟教授即领导、组织强有力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团队,在2005年发现和挖掘了重要的民族历史产业建筑“和鑫仓库”的历史价值。2007年莫老师听闻“和鑫仓库”拆除预案,他心系世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的安危、寝食难安、即刻汇报,并力荐同济大学世博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迪民老师提交政协提案,恳请保留“和鑫仓库”,并迅速得到上海市规划局“提案采纳”的答复函。

莫老师主持的历史产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成果被广泛采用,应用于一些列的专题研究与各大场馆规划与建筑设计。由世博局委托,莫天伟教授的《非洲馆规划用地调整研究》促成了非洲馆规划用地调整;《非洲馆建筑概念设计研究》的设计理念也在实际建设中予以采纳;而《厚板车间保护再利用设计研究》亦被应用于最终的“美洲联合馆项目”建设。莫天伟教授主持的一系列专题研究,使得历史产业建筑为世博增色添彩、支撑世博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每两年一次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爱老师”评选中,莫老师连续两届荣获“可爱老师”奖,在2010年第四届可爱老师评选颁奖仪式上,莫老师深情地说这个奖是他一生中最看重的奖,因为这是学生们给的,而且是唯一不用填表的奖。幽默、亲和是莫老师的教学形象,民主、开放是莫老师的学术形象,有原则、有批判力是莫老师的社会形象。莫天伟教授桃李满天下,学生遇到事业和生活上的转变,不论如意或不如意,会和莫老师分享。莫老师“来者不拒”,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倾听学生的诉说,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持开放的态度。莫老师常常讲述自己的经历,觉得这些经历才是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论你是在建筑专业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还是在其他的方面,其价值都是一样的。

莫教授,莫老师,还是让我们回到师生们平时对您的称呼吧——“老莫”你好!

 

 

注释

①  “把根留住-同济大学专家保护改造上海世博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纪实”-黄艾娇《同济世博足迹》

 

参考文献

1、《同济世博足迹》同济大学出版社 

策划:姜富明、徐迪民;主编吴伟民 书号:ISBN:9787560844190

2、《新民晚报》2010年5月1日第20版

“将“工业建筑”化为“展览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保护改造上海世博园区历史产业建筑纪实”

3、《时代建筑》中国当代建筑教育2001 专刊 莫天伟 卢永毅

“由‘Tectonic 在同济’引起的-关于建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甚至建筑和建筑学本体的讨论”